现在,银行的利率过低,通货膨胀又很严重,如果我们过度储蓄的话,就等于把钱放在银行里坐等钱贬值。网络媒体上的一个故事正好说明了这样的道理: 一位姓汤的阿婆在1977年把自己的400元存进银行,但是后来由于种种原因,她把自己存钱的事给忘了。直到2010年她才想起这件事,于是到银行里取出这笔存款。这笔存款在33年间产生了438.18元的利益,扣除利息税2.36元之后,最后这位汤姓阿婆连本带息取出了835.82元。 表面上看汤阿婆的钱从400元变成了835.82元,一下子就多出一倍多,但是我们要知道400元在1977年的价值,就会觉得这位阿婆亏了很多。 1977年,一个普通工人的工资是36元,全国人均存款只有20元,当时汤阿婆的400元存款是一笔非常大的存款了。据相关资料显示,这400元在1977年可以买到一套房子。而2010年7月份杭州市的房价是平均25840元/平方米,汤阿婆在1977年可以购买一套房子的钱到2010年连一平方米的房子都付不起。 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,虽然储蓄是投资本钱的源泉,但如果我们把过多的钱存在银行,也是一种浪费行为。但是,我们又不能不储蓄,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好用储蓄积累投资本钱,而又避免储蓄浪费的情况出现呢? 这就需要我们学会有目的地存钱。 不管我们做什么事情,总是目标为我们指引正确的方向,存钱也不例外。 如果有一个目标指引着我们去存钱的话,我们就不会出现过度储蓄的现象。 举个例子来说,我们可以树立这样的储蓄目标:购置房产、子女教育、购置居家用品等,每一个目标都要化为具体的数字,这样我们就能奔着具体的数字去存钱。一旦钱存够了,我们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,重新开始另一个储蓄旅程。 总之,我们不能毫无目的地把自己所有的钱都放到银行里,这样很容易造成过度储蓄。 在确定储蓄目标之前,最好先建立一张家庭资产表,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财务情况,为制定合理的储蓄目标打基础。 最后要说的是,在制定储蓄目标的时候,要记得“长短结合”。有时候人们在设想储蓄目标的时候,往往只考虑比较长远的目标,虽然拥有长远的规划并不是一件坏事情,但是只考虑这些目标往往会让人们感觉到疲惫。 从现在开始,确定自己的储蓄目标,相信有了目标的引导,我们能够更好地规划自己未来的生活,就不会让自己的钱躺在银行里浪费掉了。 |
Powered by 外汇968网2018 © 2018-2020